压缩空气检测仪选型误区:仪器越贵越好 精度越高越好
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对压缩空气检测的要求差异很大。例如,在一般的工业制造中,对压缩空气的湿度、含油量等参数的精度要求可能相对较低,只要能确保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生产过程即可,一般达到3级标准即可。在电子芯片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,可能对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物、杂质等的检测精度要求极高,需要达到1级甚至0级要求。
误区一:检测3级的压缩空气检测仪不能检测1级,检测1级的能检测3级,那提需求的时候直接提1级标准。
没有考虑到成本差距,3级标准,整套设备预计万把出头,0级标准标准成本为十万出头。
检测1级在短时间内检测3级是没有问题,但长时间不建议检测,因为3级环境中油水尘含量长期超标会影响检测精度。
误区二:不考虑检测环境
虽然末端用气是0级标准,但设备直接在空压机出气口进行连接,没有考虑高温,高湿,甚至是高油的条件。
越是高精密设备越容易受到恶劣环境的干扰,此时,更需要考虑检测仪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,而不仅仅是精度和价格。一些价格相对较低、但具有良好防护性能和适应性的检测仪可能更适合这种环境。比如空压机中如果没有过滤,水含量超标,如果使用德尔格压缩空气检测仪,能完成良好的检测。
压缩空气检测仪选型误区:越贵越好,精度越高越好
我们不可否认贵的压缩空气质量检测仪在显示界面,检测精度有着自己的优点,但也不是越贵越好。
越贵、精度越高的检测仪,其技术往往越复杂,内部结构和电子元件也更加精密。这就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故障,而且一旦出现问题,维修难度和成本都很高。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或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单位来说,可能无法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,影响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。